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習近平:內(nèi)政外交新思路

發(fā)布日期:2013-04-07

信息來源:

  3月14日,習近平當選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正式成為集黨、政、軍三位一體的中國最高領導人。在中國業(yè)已躍居世界第二大經(jīng)濟體、面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大背景之下,習近平內(nèi)政外交的基本思路和施政理念,引起了中國人民乃至世界人民的關注。

  “中國夢”:內(nèi)政新理念

  在內(nèi)政上,“中國夢”成為強烈而清晰的施政目標。

  “中國夢”的內(nèi)涵是什么?習近平在不同的場合做出了豐富的、全面的、包容的闡釋,即“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國家好,民族好,大家才會好”,“中國夢歸根到底是人民的夢,必須緊緊依靠人民來實現(xiàn),必須不斷為人民造福”。換句話說,“中國夢”既是中國的國家夢、中華民族的民族夢,也是全體中國人的人民夢。人民對民族復興的期盼,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對人生出彩的渴望,是實現(xiàn)“中國夢”的不竭動力。

  對于中國的未來發(fā)展,習近平明確指出,“中國將相繼朝著兩個宏偉目標前進:一是到2020年國內(nèi)生產(chǎn)總值和城鄉(xiāng)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全面建成惠及十幾億人口的小康社會。二是到2049年新中國成立100年時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

  “治大國如烹小鮮”。在中國復興的道路上,我們一定會面臨諸多政治、經(jīng)濟、社會難題,但治理中國這樣一個大國,失誤一次的代價就難以承受。因此,唯有以恰切適當?shù)牟椒シ€(wěn)步推進改革,一個問題、一個問題地解決,才是良治之道。13億人承受不起混亂動蕩代價。

  在“中國夢”成為戰(zhàn)略制高點后,改進工作作風、強硬反腐敗、遏制高房價、縮小貧富差距、治理環(huán)境污染等已經(jīng)成為清晰的抓手和施政目標。新人新政值得期待!

“世界夢”:外交新思路

  外交上,中國在重視“大國外交”的同時,致力于追求“新安全觀”。透過習近平履新國家元首后的首訪對象和訪問路線,便可看出,中國真誠致力于推動國際關系更加民主化、國際秩序和國際體系更加公正合理發(fā)展。這可以稱作中國的“世界夢”——世界新秩序,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

  習近平這一代中國領導人,在外交政策上更加務實靈活,同時姿態(tài)上也更為從容自信,在語言風格上,更喜歡用直白、精煉的方式闡述自己的外交理念。習近平清晰地傳遞出新外交戰(zhàn)略的新思路,即處理國際關系時強調(diào)“合作共贏”,處理與俄美等大國關系時追求“平等關系”,在追求本國利益時兼顧別國合理關切。

  一些國家根據(jù)歷史上“國強必霸”的邏輯,不懷好意地渲染中國威脅論,公開主張圍堵、遏制中國。然而,中國一不輸出革命,二不輸出饑餓和貧困,三不去折騰他國,這還有什么好說的。中國的復興是和平的復興,是打破大國崛起定律的復興。個別國家如果不摒棄零和思維定勢,就很有可能陷入“預言自我實現(xiàn)”的危險境地。

  可以說,中國領導人在大國自覺與大國承擔的心態(tài)調(diào)整中,謹慎思考著建構21世紀新型大國關系的路徑。面對眾多全球性的重大議題,中國的外交策略漸趨靈活,手腕也較過去圓融,中國外交將有所作為。“中國夢”與“世界夢”互相支持

  “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有利于中國‘世界夢’的實現(xiàn);而中國‘世界夢’實現(xiàn)過程又為‘中國夢’的實現(xiàn)提供了良好外部環(huán)境。”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教授時殷弘如是評價“中國夢”與“世界夢”的相互支持關系。

  習近平這一代領導人有十分堅定的“中國信念”及民族情感。他們主張繼續(xù)“把中國的事情辦好”,同時也懂得參與建立“更好的世界”的重要性。可以說,新時期的中國內(nèi)政外交,會更加注重平等、平衡和包容性。

  現(xiàn)在有一個趨勢,不管世界上發(fā)生什么事情,大家都會看著中國能做點什么,以及怎么做。也就是說,中國越來越面臨著國際責任中國化的課題。有分析認為,習近平夫人彭麗媛的首次出訪,便是習近平在處理中國內(nèi)務及國際事務上自信心的延展,他正力爭讓中國在國際事務中扮演更自信的角色。

  “鞋子合不合腳,自己穿了才知道”。一個國家的發(fā)展道路合不合適,只有這個國家的人民才最有發(fā)言權。實現(xiàn)“中國夢”,一定要堅持走中國道路,同時以中國力量推動“世界夢”的演進和實現(xiàn)。“中國道路”的成功,本身就是對世界文明的一次巨大貢獻。

  相信,習近平的治國思想,終將成為中國特色、中國道路、中國模式的一部分。

編輯:
?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