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算公開是政府信息公開的重要內容。3月26日,中央部門集中公開2025年部門預算,公開內容涵蓋部門收支總表、財政撥款收支總表等9張報表,以及預算收支增減變化、機關運行經費安排、“三公”經費、政府采購、國有資產占用、預算績效管理、提交全國人大審議項目等情況說明,并對專業(yè)性較強的名詞進行解釋。
為使公眾找得到、看得懂、能監(jiān)督,各部門的部門預算除在本部門網站公開外,繼續(xù)在財政部門戶網站設立的“中央預決算公開平臺”集中公開,方便人民群眾監(jiān)督政府財政工作。
今年的財政預算報告提出,“堅持管理挖潛、花錢問效”。財政部有關負責人表示,績效目標公開是提高預算公開易讀性、強化公眾監(jiān)督的有力舉措。中央部門績效目標公開數量已從2017年的10個逐步增加到2024年的796個。2025年,各中央部門原則上應將一般公共預算一級項目、政府性基金預算項目、國有資本經營預算項目績效目標表按照不低于項目數量60%的比例向社會公開。下一步,財政部將持續(xù)推進績效目標向社會公開,促進績效目標質量進一步提升。
近年來,財政部持續(xù)推動我國預算公開取得新進展,不斷加強頂層設計,完善預算公開制度框架,推進中央和地方按照相關制度規(guī)定擴大預算公開范圍、細化預算公開內容、規(guī)范預算公開方式。
在中央政府預算公開方面,2009年首次公開中央政府預算,包括中央財政收入預算表、中央財政支出預算表等4張表。2010年,中央政府預算公開范圍拓展至一般公共預算、政府性基金預算和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等12張表。2018年,進一步將中央社會保險基金預算納入公開范圍。2019年,新增公開42個中央對地方轉移支付項目分地區(qū)情況表,2025年公開分地區(qū)情況表的中央對地方轉移支付項目增加至48個。
在中央部門預算公開方面,從2017年開始,將各部門在本部門網站上公開的部門預算,在財政部門戶網站設立的“中央預決算公開平臺”上進行集中展示。
在省級政府預算公開方面,目前,各省級政府預算都已主動公開。財政部在門戶網站設立“省級預決算公開專欄”,將各省級預算公開平臺或專欄匯集在一起,以地圖鏈接的形式集中展示。
在省級部門預算公開方面,目前,各省均已向社會集中公開經省級財政部門批復的部門預算。
在省以下預算公開方面,2022年以來,地方各級政府預算公開率均為100%,省、市、縣級部門預算公開率均達到99%以上。
“在各級政府的共同努力下,預算公開的深度和廣度不斷拓展,預算數據已基本實現‘應公開盡公開’,財政透明度明顯提升,為建立現代預算制度提供了重要支撐。”財政部有關負責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