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時間以來,非洲多國恐怖襲擊頻發(fā),西非和薩赫勒地區(qū)的恐怖活動尤其猖獗。聯合國負責政治事務的副秘書長羅斯瑪麗·迪卡洛在辯論會上表示:“非洲在實現《2063年議程》進程中正面臨復雜的結構性挑戰(zhàn)。雖然各方開展了空前的反恐合作,但恐怖主義仍威脅著這一大洲的和平與安全,阻礙非洲經濟社會發(fā)展。”
恐怖主義頻繁侵擾,非洲安全面臨挑戰(zhàn)
近期,恐怖襲擊在薩赫勒地區(qū)激增。據最新統計,2019年,薩赫勒五國(包括馬里、布基納法索、尼日爾、乍得、毛里塔尼亞)約有5366人被武裝分子殺害。進入2020年以來,已有1200多人死亡。
在東非,與“基地”組織關聯密切的索馬里“青年黨”一直是地區(qū)主要安全隱患。3月10日,索馬里政府軍與“青年黨”在索南部地區(qū)發(fā)生激戰(zhàn),打死了6名武裝分子,政府軍2人喪生,1人受傷。
在南部非洲,聯合國難民署日前警告稱,莫桑比克北部的恐怖襲擊日趨頻繁,并且在向南蔓延。自2020年初以來,僅德爾加杜角省就至少發(fā)生了28起襲擊事件,約400人被殺害,造成至少10萬人流離失所。
迪卡洛表示,恐怖主義對非洲地區(qū)的安全和發(fā)展構成持續(xù)的挑戰(zhàn)。“青年黨”持續(xù)威脅著索馬里和東非國家的安全,“伊斯蘭國”和“基地”組織的附屬團體正在布基納法索、馬里和尼日爾等西非國家實施襲擊。“伊斯蘭國”持續(xù)在利比亞行動并重組,同時對非洲東部、南部和中部的武裝分支進行動員。在薩赫勒和乍得湖盆地國家,“博科圣地”繼續(xù)恐嚇當地居民并攻擊安全部隊。
背后因素盤根錯節(jié),治理難題亟待解決
“基地”組織和“伊斯蘭國”在非洲勢力擴大不容忽視。聯合國安理會最近一份監(jiān)測報告指出,“基地”組織在西北非地區(qū)擁有數以萬計的武裝人員,特別是“伊斯蘭國”在敘利亞和伊拉克潰敗以來,潰散的武裝分子正“化整為零”向薩赫勒地區(qū)滲透。該地區(qū)已有多個武裝團體宣稱是“伊斯蘭國”的分支組織。
聯合國開發(fā)計劃署曾對700多名前極端組織成員進行調查,發(fā)現大多數人來自被邊緣化的偏遠地區(qū)。“這些地區(qū)民眾無法獲得教育、醫(yī)療、安全等基本保障,人們缺乏謀生手段,成為暴力極端主義在這些地區(qū)滲透和蔓延的基礎。”另一項研究表明,非洲許多暴力極端團體正打著“增強婦女權能”和“改善社會經濟地位”的旗號來吸引女性成員。
非洲智庫安全研究所近期發(fā)布的報告認為,地方沖突和跨國有組織犯罪也是誘發(fā)恐怖主義威脅的重要因素。在馬里、尼日爾、布基納法索等國存在眾多族群和部落,經常因為爭奪土地、牧場等發(fā)生沖突。干旱等極端天氣導致資源爭奪進一步加劇。恐怖組織利用這些沖突來制造暴力事件。走私活動猖獗則為恐怖組織發(fā)展提供了重要經濟來源。據聯合國毒品和犯罪問題辦公室估計,每年從西非向北非走私貨物的金額可達11億美元。
另外,聯合國反恐中心執(zhí)行主任弗拉基米爾·沃龍科夫警告,“非洲大陸有1億件不受控制的小武器和輕武器集中在危機地區(qū)”。在打擊小武器和輕武器非法販運方面,存在國際反應不足、非洲各國管理缺失、邊界漏洞等問題。他呼吁非盟及非洲國家加大打擊槍支販運的力度。
國際合作初見成效,反恐需要綜合施策
在此次辯論會上,安理會贊揚了非洲國家、非盟和其他區(qū)域及次區(qū)域組織在打擊恐怖主義和暴力極端主義方面所作的努力和取得的進展。安理會強調了需要向非洲國家提供和加強支持的幾個方面,包括建立國家級協調機制、使用旅行信息和國際數據庫、分享邊境安全管理經驗、建立并進一步加強公平有效的刑事司法系統等。
國際社會也在通過不同方式支持非洲國家反恐。聯合國的13個維和特派團中有7個位于非洲大陸。非盟駐索馬里特派團一直在協助索馬里政府打擊恐怖主義,并協助培訓索馬里警察。中國設立了中非和平安全合作基金,支持中非開展和平安全與維和維穩(wěn)合作,中國—聯合國和平與發(fā)展基金成立以來,已向多個非洲和平與安全項目提供資金支持。
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張軍表示,中方支持聯合國在幫助非洲國家加強反恐能力建設中發(fā)揮中心協調作用,把加強非洲國家反恐能力作為優(yōu)先領域,支持國際社會向非洲國家提供不附加任何政治條件的反恐援助。他同時強調,經濟社會發(fā)展落后是非洲部分地區(qū)恐怖主義和極端主義滋生蔓延的重要原因,“應堅持綜合施策,實現標本兼治”。國際社會應幫助非洲國家推進落實非盟《2063年議程》和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xù)發(fā)展議程,通過發(fā)展經濟、消除貧困、改善民生,實現社會長治久安。特別應重視非洲青少年的教育和就業(yè)問題,避免青少年受極端主義思想蠱惑。
“要從根源解決恐怖主義”,迪卡洛說,“我們必須解決貧困、治理能力薄弱、族群沖突、性別不平等、青年失業(yè)、武器和人口販賣等非法活動猖獗,以及恐怖組織利用新科技和社交媒體進行的招募和煽動等問題”。會議通過的主席聲明強調,國際社會將重點幫助非洲國家加強反恐能力建設,強化信息共享、邊境管控和司法建設,幫助非洲國家通過促進就業(yè)、教育、衛(wèi)生等實現社會經濟發(fā)展,消除恐怖主義滋生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