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長征路上,我們都是奮進者

發(fā)布日期:2019-06-17

信息來源:人民日報

  長征大橋、渡江大道、長征廣場、紅軍大道……走在江西于都街頭,這樣的地名特別多。醒目的路標,也是歷史的坐標。目之所及,既讓人看清了腳下的路,也啟發(fā)人們?nèi)プ穼つ菞l崢嶸的路、光輝的路、偉大的路。
  85年前,紅軍戰(zhàn)士腳穿草鞋,夜渡于都河,開啟了氣壯山河的長征史詩。斗轉(zhuǎn)星移,滄海桑田。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習近平總書記專程來到于都,號召全黨繼往開來,重整行裝再出發(fā)。踏尋足跡,回望初心,數(shù)百名媒體記者重訪中央紅軍長征集結(jié)地,傾聽歷史回響,追尋紅色記憶。
  在“壯麗70年·奮斗新時代——記者再走長征路”主題采訪活動啟動儀式現(xiàn)場,一位老報人令年輕同行們動容。他叫羅開富,曾經(jīng)在上世紀80年代沿紅軍長征原路徒步采訪,用雙腳丈量距離,用紙筆還原長征全貌。這位前輩講述的一個細節(jié)讓人印象格外深刻,“第一天走下來,腳上就磨出血泡,到了第三天,襪子和血泡粘連在一起脫不下來。”憶往昔,無數(shù)紅軍戰(zhàn)士正是以血肉之軀,完成了這一次理想信念、檢驗真理、喚醒民眾、開創(chuàng)新局的偉大遠征。
  幾天走下來,所見所聞讓我們對長征有了更為深刻的認識。長征很遠,因為兩萬五千里的每一步都需要用雙腳丈量;長征離我們又很近,因為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長征路。在萬里長征的砥礪前行中,蘊藏著中華民族精神大廈巍然聳立的根基,承載著中國共產(chǎn)黨人始終不渝的初心和使命。
  長征是偉大的,也是具體的。對99歲的烈士遺孀段桂秀老人來說,長征是一場等待,用盡一生盼著丈夫兌現(xiàn)“我們一定會勝利回來”的諾言;對96歲的紅軍后代李觀福老人而言,長征是一次告別,那時才七八歲的他還來不及與父親多說幾句話;對段德彰將軍的侄孫段紹發(fā)來說,長征是一種感召,他有義務(wù)有動力讓更多人曉得那些“發(fā)生過的事情”。重溫長征史詩,講好長征故事,長征就將記憶永存,長征精神就將薪火不滅。
  長征是艱苦的,也是頑強的。絕處逢生,憑的是什么?革命勝利,靠的是什么?繼續(xù)前進,需要什么?可以說,長征是信仰的勝利,也是精神的奇跡。正是堅定的革命理想信念,讓紅軍渡過了湘江、烏江、大渡河,攻克了婁山關(guān)、臘子口,越過了雪山草地……理想信念一經(jīng)點燃,就永遠不會熄滅。只要保持堅定理想信念和堅強革命意志,就能把一個個坎都邁過去,把艱難險阻通通拋在身后。
  長征是歷史的,也是現(xiàn)實的。一位村干部說,“當年紅軍走過的小道,現(xiàn)在已經(jīng)是我們脫貧致富的大路了”。站在民族復興的時間坐標上,回望過去,長征精神永放光芒;眺望遠方,新時代的長征路上奮進正當時。只有不忘昨天的苦難輝煌、無愧今天的使命擔當,才能不負明天的偉大夢想。繼續(xù)沿著革命先輩開辟的道路走下去,堅定不移、一以貫之,我們就一定能取得新長征的勝利。
  就在段桂秀老人家中的一面墻上,掛著丈夫王金長的烈士證,正下方貼滿了兩個曾孫女在學校的優(yōu)秀獎狀。仿佛時空的交匯,幾代人都走在自己的長征路上,前后守望、互相砥礪。這是長征精神的傳承,也是紅色基因的延續(xù)。追尋革命先輩開辟的路,走好自己腳下的路,我們都在長征,我們都是奮進者。
編輯:時金
?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