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在狠抓落實上下功夫

發(fā)布日期:2019-02-22

信息來源:濟南日報

   春節(jié)后上班第一天,省委、省政府在山東會堂召開山東省“擔當作為、狠抓落實”工作動員大會。會上,省委書記劉家義的講話精彩迭出,“領導調研不再層層陪同”“今年各級會議、簡報、發(fā)文量至少減1/3”“確保鄉(xiāng)鎮(zhèn)干部收入高于縣城同職級”“大膽用‘李云龍式’干部”“山東各級要‘獎懲分明’”“要‘容錯糾錯’激勵擔當”“設‘省級領導直通車’”……引起省市廣大干部群眾的熱烈關注和熱議。最近,本報邀請部分黨員干部和學者結合實際工作談心得、談感受,現(xiàn)選發(fā)三篇,以饗讀者。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指出,“我們現(xiàn)在所處的,是一個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時候,是一個愈進愈難、愈進愈險而又不進則退、非進不可的時候。改革開放已走過千山萬水,但仍需跋山涉水,擺在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面前的使命更光榮、任務更艱巨、挑戰(zhàn)更嚴峻、工作更偉大。”當前,中國改革已呈現(xiàn)全面發(fā)力、多點突破、蹄疾步穩(wěn)、縱深推進的局面,各地區(qū)都在努力實現(xiàn)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xù)的發(fā)展。從新舊動能轉換到實施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從軍民深度融合到打好三大攻堅戰(zhàn),任務越是艱巨,擔子越是沉重,就越需要改革的促進派、改革的實干家。
  一個地區(qū)與另一個地區(qū)在經濟發(fā)展、社會治理等方面的績效差距,往往不在于制定了多么宏偉的目標,而在于目標的實現(xiàn)程度;往往不在于出臺了多少政策,而在于政策的落實效度。“一分部署,九分落實”。沒有落實,再美好的藍圖,也是鏡中花、水中月;沒有落實,再密切聯(lián)系群眾的黨委政府,也難以取信于民。
  抓落實是我們黨的政治路線、思想路線和群眾路線的根本要求,也是我們黨的優(yōu)良傳統(tǒng)。毛澤東同志曾說:“黨委對主要工作不但一定要‘抓’,而且一定要‘抓緊’。什么東西只有抓得很緊,毫不放松,才能抓住。抓而不緊,等于不抓。”“只有抓得很緊,辦成幾件大事,確有實效,才能振奮人心,取得群眾的信任。”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崇尚實干、狠抓落實”、“撲下身子、狠抓落實”、“抓鐵有痕、踏石留印”。黨的十九大,更是將“狠抓落實”作為領導干部必須全面增強的八大執(zhí)政本領之一,指出“增強狠抓落實本領,堅持說實話、謀實事、出實招、求實效,把雷厲風行和久久為功有機結合起來,勇于攻堅克難,以釘釘子精神做實做細做好各項工作。”
  抓落實不能空喊口號,要讓落實能落地,要有實招,要重實效。
  抓落實要能落地。古人云:“操其要于上,分其詳于下。”中央強調抓落實,地方不能只跟著高腔大嗓地喊,只有唱功沒有做功。真刀真槍地抓落實,是一項本領,必須要有硬邦邦的舉措。近日,《人民日報》刊發(fā)的《放開手腳干起來,主動作為拼起來》一文提到,山東日前召開“擔當作為、狠抓落實”工作動員大會,下決心整治文山會海,讓領導干部騰出時間和精力抓落實。要求2019年全省各級各部門盯住“三個1/3”和“兩個50%”,即會議、文件、簡報數(shù)各減少1/3以上,各類督查和基層上報的報表材料減少50%以上,以此推動“關鍵少數(shù)”走出辦公室、會議室和文件堆,撲下身子到一線,在“最后一公里”處,把脈問診、抓藥開方、復查問效。同時,也要求省委常委和副省級以上領導干部每年在基層調研不少于2個月;省市兩級部門,凡有項目審批、資源管理、民生服務、社會治理等職能的,每月要有1周左右時間在一線。抓落實要有科學態(tài)度,要在量化管理、時間管理和空間管理上作出規(guī)定和安排,確保“落實”這項工作在既定的軌道上運行。
  抓落實要有實招。奮斗爭在朝夕,落實難在方寸。要讓落實不落空,就要拿得出可操作的辦法,來破除官僚主義的“慵懶怠惰”“等靠要”“推拖滑”,以及形式主義的“假浮空虛”等各種頑疾弊害。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同我們黨的性質和優(yōu)良作風格格不入,是我們黨的大敵、人民的大敵。”戰(zhàn)勝這個大敵,沒有短平快的捷徑可走,也沒有立竿見影的效果可循。唯有找準穴位、持續(xù)發(fā)力,擊中要害、久久為功,并最終營造出一種“爭著干、比著干”的行政生態(tài),才能形成“磁場效應”,讓在這個行政生態(tài)中工作的領導干部不甘“因循怠玩”。
  毛澤東同志說過:“我們不但要提出任務,而且要解決完成任務的方法問題。我們的任務是過河,但是沒有橋或沒有船就不能過。不解決橋和船的問題,過河就是一句空話”。抓落實是一項過河的任務,船和橋在哪里?在這方面,山東正在做出探索,可以簡明歸納為三個方面:一是創(chuàng)新“激勵-約束”機制。2019年全省組織部門將探索設置“落實力考察評價”項目,要有功論功、有過論過,把獎章掛在具體人“胸前”,把獎金發(fā)到具體人“手里”,把板子打在具體人“身上”。同時,要特別注重提高基層干部待遇,突破他們成長進步的“天花板”。二是創(chuàng)新“督查-考核”機制。督查不能只能看照片、資料和臺賬,更不能以“留痕”多少來評價工作好壞,要避免督查的表象化、無序化、多頭化現(xiàn)象。考核不能“一刀切”,要完善考核方案,大幅簡化二三級考核指標,有的縣屬于重點生態(tài)保護區(qū),有的鄉(xiāng)鎮(zhèn)是純農業(yè)鄉(xiāng)鎮(zhèn),考核指標要有所區(qū)分和側重,要以重點領域和重要內容的重大變化,以實績論英雄。三是創(chuàng)新“責任管理”機制。在實際的工作中,“屬地管理”是個筐,什么都能往里裝,成為一個普遍現(xiàn)象。針對這一現(xiàn)象,山東明確提出,抓落實必須要按照“權責一致”的原則,厘清責任邊界,誰行使執(zhí)法權,誰就承擔責任。要完善主體責任清單和配合責任清單,科學界定“屬地管理”的適用范圍,不能簡單以“屬地管理”名義層層下移責任,搞“降格落實”“懸空落實”。這一要求確實抓住了落實在“最后一公里”可能落空的“梗阻”。
  抓落實要出實效。抓落實的本領是否高強,關鍵在于能否抓出實效。什么是實效?首先,實效不是“負效果”,不能吃不透上級精神亂作為,不了解禁止性條款越底線。其次,實效不是“無功無過”,滿足于做“太平官”,“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再次,實效不是降低標準,做個“差不多先生”,不能因落實不力造成嚴重失誤、重大危害、重大事故。正如山東省委書記劉家義所言,“如果一個地方今天這里‘點火’明天那里‘冒煙’,哪還有時間精力抓落實?”最后,實效是敢于拉高標桿,與最強者比拼、與最快者賽跑,且善拼善成、善跑善贏。
  抓落實出實效,絕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有滴水穿石的精神。習近平總書記歷來推崇這一精神。他在寧德工作時曾指出:“一滴滴水對準一塊石頭,目標一致,矢志不移,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滴下去——這才造就出滴水穿石的神奇!”“所以,我們需要的是立足于實際又胸懷長遠目標的實干,而不需要不甘寂寞、好高騖遠的空想;我們需要的是一步一個腳印的實干精神,而不需要新官上任只燒三把火試圖僥幸成功的投機心理;我們需要的是鍥而不舍的韌勁,而不需要‘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散漫。”沒有滴水穿石這種“不棄微末、不舍寸功”的精神,抓落實即使取得了成效,也是一時的,不能得到鞏固和提升。抓落實,既然抓了,就要一抓到底,不獲全勝,絕不收兵。
編輯:姚立松
?
友情鏈接